最新消息:
- 2021,好孕必當繼續前行(2021.01.03)
- [公告]歡迎新助產師林洪加入,歡迎預產期在2021年的產家快來跟我們聯絡!(2020.12.30)
- [公告]10月開始,楊育絜醫師在協和婦女醫院的門診改為每個月第二周與第四周的周四上午 (2020.09.29)
- 全新營養諮詢與結構調整課程火熱上線(2020.06.27)
- [感染管制公告] (2020.02.11)
- 歡迎更多醫師加入順勢生產的行列!
認識順勢生產
愛的旅程你和我
「助產再生計畫」
每個產家都需要助產師,不一定需要醫師。
今年衛福部「助產再生計畫」影片,與大家分享。
好孕的目標,一直是讓助產師回到生產的主舞台,這件事情需要時間的醞釀與鋪陳。最終的目標還是助產師主導的生產中心,做到醫師與助產師確切的分工與合作(丹麥模式)。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想想,「接生者的意義」。醫師接生,除非像是臀位、妊娠糖尿病、高血壓這些預先知道的狀況,每一次生產都是見招拆招,隨時藉由助產師的回報,掌握狀況。「弱化醫師在生產時的角色」是好孕一直走的方向。
寫在最前面
母親與孩子,從懷孕開始,透過胎盤血流,交織起一個新生命的醞釀過程,母親們開始想像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身體一直在變化,隨時都有新發現。
孩子出生後,母親的乳房取代了胎盤,透過母乳,兩個生命持續交織。選擇母乳哺育的母親,啟動了自己與乳房的新關係,也維持了孩子與母親兩個身體的互動。「我會有奶嗎?」「孩子願意吸嗎?」「我的乳頭凹陷,孩子會不會含不上?」「母奶要怎麼餵才對?」這些問題,母親們從懷孕開始,或許想過千百回,充滿對自己身體的不確定,也滿懷期待。
懷孕的過程,造就了一位母親。許多孕婦在懷孕過程怕出錯,處在焦慮之中。她們遵循孕期營養守則,盡可能做每種檢查,上各種媽媽教室,在生產時只要醫護人員說什麼,都極力配合。這樣焦慮的懷孕過程,會不會讓媽媽們,離自然韻律遠了,用檢查報告堆砌了一座牆,把媽媽與寶寶越隔越遠呢?
懷孕時,身體與荷爾蒙變化,不只保護了寶寶的生長與發育,也保護了媽媽。整個懷孕、生產至哺餵母乳的過程,媽媽的生理及情緒變化,都在為照顧寶寶醞釀。「所有的事在寶寶出生前就準備好了。」曾有學者這麼表示。阿萍醫師希望在此與大家分享,寶寶與媽媽身心一體的互動,從懷孕、生產、哺乳一直延續著。媽媽的身體在這段成長過程之中如何醞釀?
每對母嬰都是獨特,讓好孕團隊與你一起探索,成為母親的歷程。
媒體報導與專欄文章
如果您不知道什麼是溫柔生產,不知道好孕工作室創立的起心動念,可以從這些相關的報導了解我們。
- 專訪醫師陳鈺萍:我想讓每個母親,都能選擇自己要的生育方式
Canopy 樹冠生活 2020.04. 09 - 從婦產科叛徒,到溫柔生產推手: 專訪好孕工作室陳鈺萍醫師(上)
Canopy 樹冠生活 2020.03. 30 - 孕婦一點都不脆弱!溫柔生產帶起的女性自主: 專訪好孕工作室陳鈺萍醫師(下)
Canopy 樹冠生活 2020.03. 30 - 溫柔生產間|婦產科醫師:生寶寶跟做愛,其實是很像的
性別力Gender Power 2019.05.08 - [ 更多媒體報導 ]